宝威体育

让各民族“赛”在一起 融在一起——云南省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场推进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07-03 14:51:42 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时报/席建芹 马新焕          

 

仲夏时节,万物勃发。

 

6月28日,云南省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场推进会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举行。当天,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16个州(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民族宗教部门和教育体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单位代表齐聚,共谋以体为媒、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体育力量。

 

宝威体育

红河州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惠民展演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图

 

现场观摩

 

让“以体促融”有形有感

 

9时许,与会人员来到弥勒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红河州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惠民展演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正在此开展。

 

舞台上,弥勒“阿细啦啦操”将传统舞蹈“阿细跳月”的欢快节奏与动感活力的现代啦啦操完美融合,生动展示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阿细啦啦操”运动员、弥勒市城发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李丽萍介绍:“非常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把弥勒的特色体育舞蹈展示给大家,我们经常在各地进行展演,去年还受邀前往贵州‘村超’进行展示。”

 

这个节目吸引了来自山东的周长胜夫妇的注意。去年,他们来到红河旅居,原本只打算短暂停留,却被这里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和热情的群众深深吸引,一住就是快一年。在市民张姐的引导下,他们现在每天晚上都会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跳健身操。“这里的生活太吸引人了,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周长胜夫妇笑着说。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节目《鼓语欢腾》、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舞蹈《霸王鞭舞》、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各族儿女一心向党团结奋斗的体育舞蹈《同心向党》……精彩纷呈的体育展演节目为各族群众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这只是弥勒市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的一个生动缩影。在这里,体育竞技与文艺展演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成为促进各民族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紧接着,与会人员来到西三镇民族文化体育公园,偌大的体育场人山人海。

 

“阿细跳月”“祈福礼号”等民族文化展演让整个氛围热烈了起来,民族式摔跤、毽球、篮球比赛更是吸引了各族群众的目光,体育赛事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展示、传承的舞台。

 

在红河州第三届乡村振兴杯篮球联赛弥勒市半决赛上,运动员奋力抢断、带球上篮,引起观众一阵阵欢呼。

 

当天比赛的中场休息环节,还设置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群众参与项目:站在罚球线上投篮,投进者可得大公鸡1只,引得在场群众纷纷上场加入了比赛,将比赛推向新的高潮。

 

西三镇7岁的小朋友罗俊显投篮成功,获得了一只大公鸡,他开心极了。“平时许多节日时,这里也会举办丰富的体育赛事,参加比赛的有彝族、哈尼族、汉族、白族等群众,大家在比赛中相互切磋、相互鼓励,逐渐成了好朋友,关系也越来越亲密。”罗俊显的妈妈李伟花说。

 

近年来,弥勒市开展群众赛事活动64项,打造女子半程马拉松精品赛事活动12项,累计吸引2万余人参赛、30万人次观赛,提供群众性健身活动服务100余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体育活动中,当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宝威体育

迪庆端午赛马节。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图

 

交流座谈

 

让“以体促融”有样可学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推进会上,楚雄彝族自治州、曲靖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的代表及民族体育工作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楚雄州禄丰市将舞龙舞狮融入春节、元宵等节日;永仁县常态化举办陀螺、射弩等民族体育比赛,吸引各族群众踊跃参与;牟定县万人同跳左脚舞,将彝、汉、回等民族的舞步编织成“一家亲”的和谐乐章,场面壮观……群众参与面持续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根基日益深厚。

 

曲靖市创新打造“路跑之城”目标,启动全国首个地级市户外运动系列赛事IP——“云南曲靖四季跑”,在每个赛季中全方位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等成果,持续推动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增量”。

 

宝威体育

篮球比赛吸引了大量群众观看。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图

 

坚持主线

 

让“以体促融”结出硕果

 

近年来,红河州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立足边疆多民族文化资源特点,探索出“体育文化赋能、体育赛事驱动、体育人才培养、体育设施普惠”四位一体工作路径,全力打造体育促进各民族有形交往、有感交流、有效交融的“红河样板”。

 

自2024年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见》以来,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统筹协调、指导督促,省体育局具体实施、整体推进,省级相关部门紧扣工作主线、履职尽责、协同配合,各州市深化实践、探索创新的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体育事业发展各方面,中华民族体育精神深入人心、各民族体育文化百花齐放,各民族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民族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全省已基本打造了迪庆端午赛马节、大理三月街赛马会、普洱陀螺争霸赛、曲靖千人麒麟舞等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一州(市)一品牌”的体育活动品牌。截至2024年,云南累计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15项次,涵盖节庆、体育项目、体育舞蹈等多个类型。尤其是在去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云南代表团共获得14个一等奖、107枚奖牌,获奖数和表演项目成绩均位居全国第一,充分体现云南民族体育发展的丰硕成果。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处处长王凤岐表示:“会后,我们将持续抓实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更好发挥体育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探索。”

 

“下一步,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宝威体育-BV SPORTS 群众体育处处长姚永明表示。

 

让各民族“赛”在一起、融在一起,成为云南省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最鲜活的注脚。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