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20日,云岭摆开消防战场,石门汇聚救援精英。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省体育局及大理州人民政府精心策划,来自尼泊尔、柬埔寨、老挝3个国家4支国外救援代表队,辽宁、安徽、山东、陕西消防救援总队,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5支国内专业救援队,以及安徽山地救援队、大理蓝天救援队2支社会救援力量,300余人齐聚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
立足石门关巉岩壁立,高峡深涧、溪流飞瀑、凌霄飞栈的天然险峻环境,结合实战案例,“全流程、全要素、全时域”,涵盖“竞技、交流、展示、体验”四大板块,开天门、逾云路、摩绝壁、攀危崖,展开6项交流、3项个人、4项团队科目的演示与竞赛。
开幕式:让“一带一路”成为一条守望相助、技术共享的“生命之路”
8月17日,一带一路·七彩云南“云上2025”救援技术交流竞赛活动开幕。
本次活动有诸多精心设计,旨在促进中外救援技术的互学互鉴。首次成建制邀请了来自柬埔寨、尼泊尔、老挝的国家级救援队伍与国内队伍同场竞技,实现跨国界的救援技术比拼和前沿理念的深度碰撞。
赛事规则明确“不限技术体系、不限器材装备、不限救援路径”,鼓励各国队伍充分展示其独特的救援技术与理念,以达到“博采众长、交流互鉴”的目的。
与会者参观了装备展示区,观摩了救援科目演示,近距离感受实战化救援技术的精准与高效。
圆桌会议:分享经验 共谋发展
8月17日下午,专门安排了国际圆桌会议,为各国代表队提供一个正式的交流平台,分享经验,共谋发展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以云南为纽带,推动区域救援技术高质量发展,促进技术标准互认与成果共享;二是在技术培训、课题研究、交流互访等方面互联互通,实现各国救援技术优势互补与共同提升;三是推动“云上”活动与各国发展战略协同增效,鼓励更多力量参与,拓展国际合作深度广度。
大家表示,将以活动为重要平台,在技术培训、课题研究、交流互访等方面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机制,持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应急救援方面让“一带一路”成为一条守望相助、技术共享的“生命之路”。
演示交流科目:绢牵蛛丝过绝域 栈壁涧瀑任往来
倾天渡险、白瀑飞虹、绝壁游龙、天龙探涧、云索穿关和凌虚攀云均出于实际战例、实战需求,以山岭为卷,长缨为笔,攫取核心要素,重现情景过程。
个人技术科目:临险隘 只身持索纾难 悬蛛丝 孤胆长缨飞渡
依托“天龙八部”元素,凌波踏水、六脉神索、斗转星援4支“绳上芭蕾”逐次呈现,全面考验单兵素质。
团体竞赛科目:五省会战天门 四国演义石关
8月18日,团队竞赛摆开四场硬仗。以“百仞扶摇”的坚韧、“沧澜横绝”的豪迈、“绝壁摘星”的精准、“石门飞索”的勇毅,逐次演绎于苍洱之间。
24小时全流程科目:十二时辰驰苍洱赴险途一整昼夜越石门破危障
8月19日,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江镇,急促警铃骤然响起。
导调组紧急发布指令:苍山西坡多名游客迷失被困。24小时“全流程、全要素”实战救援科目“点苍十二时辰”行动正式开启。
奋战24小时,队员们克服高山高原、阴雨天气、南北和国内外气候差异、长途跋涉、长期作业攻坚等诸多挑战,完成任务并提交详尽报告。
8月20日,全体专家、科目主裁,国外、国内参赛队伍代表,观摩队伍、组委会成员聚会,开展技术交流研讨,下午举行闭幕式。
历时五年,转战昭通大山包、丽江玉龙雪山、怒江大峡谷、迪庆巴拉格宗、大理石门关……“云上”累计吸引7个国家60余支队伍共赴“云端”,逐步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救援技术交流活动之一;成为云南构建“大安全、大应急”体系、服务“一带一路”辐射中心建设的品牌与平台。
相较往届,此次活动展现出五大创新——视野之新:从以往的国内交流升级为国际性竞技盛会,实现了救援技术的“国际对话”;内容之新:首创了24小时极限救援竞赛,1:1复刻“生死时速”的真实救援场景,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上的空白;模式之新:融合了个人巅峰技能展示与多维度团队协同竞赛,为救援精英提供了更全面的竞技舞台;领域之新:聚焦户外运动兴起带来的新挑战,探索并延伸了溯溪、瀑降等特殊领域的救援技术,填补了技术体系的空白;开放之新:从内部交流走向“开门办赛”,通过设立装备技术体验区等方式,让消防救援技术走进大众视野,展示了专业精业的队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