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场上,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正洪介绍,云南坚持“立足云南创经验,面向全国作示范”,将体育作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举措,云南着力以体塑魂、以体彰文、以体促融、以体惠民,不断拓展“促”的路径、做实“融”的文章。
在政策指导方面,省委、省政府今年6月召开全省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场推进会,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省体育局、省民族宗教委等7个部门专门出台了《云南省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方案》,形成系统的工作体系。在政策协同方面,将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纳入示范区建设各项文件、规划,纳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考核指标,政策协同和融合效应进一步放大。
此外,云南着力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赛事体系,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综合性赛事,开展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民族团结杯”体育赛等群众赛事,2024年以来,全省共举办赛事4000余场。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体系,打造迪庆端午赛马节、曲靖千人麒麟舞等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全省已基本形成“一州(市)一品牌”的活动体系。着力构建体旅融合、相生相促的联动体系,将体育深度融入民族文化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线路建设,全省共有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99个、省级项目167个,使“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加具象化。
在突出美美与共、促进文化相通方面也成果丰硕。全省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将各民族体育文化纳入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精品工程,挖掘整理386项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累计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15项次。在2024年国家民委会同省民族宗教委举办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云南篇)活动中,打造了民族团结村运会等赛事品牌,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体育文化互鉴融通。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云南共获得107块奖牌,其中一等奖14个,获奖数和表演项目成绩均居全国第一。
聚焦丰富群众生活,云南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十四五”以来累计建成体育场地15.98万个,打造符合各族群众期盼的15分钟“健身圈”,全省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同时,通过举办奥运冠军边疆行、奥运冠军进校园等活动,实现了“运动促交往、竞技促交流、团结促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强大力量。
云南正通过体育这一充满活力与感染力的载体,蹚出一条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新路径,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着独特的“云南经验”。